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3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193篇
口腔科学   373篇
临床医学   306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20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331篇
预防医学   122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76篇
  2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40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2 毫秒
81.
目的分析引起医院感染常见白色念珠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药敏特点,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从某三甲医院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各种标本中分离到497株真菌,用ATB Expression仪器和其配套使用的板条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97株酵母菌以假丝酵母菌为主,占前3位比例分别为白色念珠菌54.3%(270/497)、热带念珠菌18.5%(92/497)、光滑念珠菌6.2%(31/497);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6.7%、94.4%、93.8%、86.8%、84.6%。结论真菌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分布在呼吸内科、消化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肿瘤科、心内科等;引起真菌感染的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均为主,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率较高,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和纯钛3种口腔修复常用的金属表面对白色念珠菌早期黏附的影响.方法:在对镍铬合金、钻铬合金和纯钛3种金属试样表面能测试的基础上,进行体外白色念珠菌黏附实验.采用菌落形成计数法测定试样表面在1、3、24 h的细菌黏附量,采用荧光染色法观察材料表面死菌与活菌比例.结果: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纯钛的表...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估氟康唑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检测暴露于小剂量氟康唑后白色念珠菌口腔分离株的抗真菌后效应(post—antifungal effect,PAFE)。方法将白色念珠菌标准株和10株临床分离株分别暴露于4×MIC和6×MIC的氟康唑后,使用自动化的浊度分析测撮法检测白色念珠菌PAFE的存在。结果由4×MIC和6×MIC的氟康唑在RPMI1640液体培养基巾诱导的白色念珠菌标准株产生的PAFE平均持续时问分别为0.12h和3.14h;诱导的10株临床分离株产生的PAFE持续时间平均分别为(0.19±0.24)h和(2.08±0.25)h。其中6×MIC氟康哗的PAFE在临床菌株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MIC氟康唑的PAFE在临床菌株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29)。结论氟康唑能有效地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在白色念珠菌中引起PAFE。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对派丽奥(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3%硝酸咪康唑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3%硝酸咪康唑治疗义齿性口炎在药物疗效、用药周期以及对真菌和可疑致病菌的清除作用的差异比较,为义齿性口炎的临床局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2例义齿性口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派丽奥+咪康唑组)和对照组(咪康唑组),‘每组各16人。观察用药半月和1月后义齿性口炎患者的临床指征和口腔黏膜念珠菌及可疑致病菌等微生物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两组问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损区的白色念珠菌和链球菌数较用药前减少,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胗O.05)。治疗半月和1月后实验组患者病损区的放线菌数有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问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派丽奥与硝酸咪康唑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义齿性口炎的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有效清除真菌和可疑致病菌。  相似文献   
85.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2是真菌生存所需的毒力因子,可以诱导抗体产生,参与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多方面致病过程.本文就Sap-2的命名、结构、生物化学特性、表达、影响因子、致病机制和应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念珠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特征和临床表现,并评估其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 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明确诊断为念珠菌性角膜炎的患者29例(29眼),其中男18例,女11例,均为单眼发病;1例患者为7月大女婴,其余28例患者年龄为 29~91(59.0±13.5)岁;发病时间为2~90 d,中位数12 d。分析其发病趋势、感染前相关因素、临床表现、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角膜念珠菌培养阳性共29例(其 中白念珠菌10例,近平滑念珠菌6例,其他菌种13例),占同期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感染前患者最常见的情况是眼部手术史26例(90%),其次是局部糖皮质激素使用史24例(83%)、全身疾病9例 (31%)和眼部外伤2例(7%),25例(86%)患者合并2个或更多上述因素。念珠菌性角膜炎结膜充血一般较轻,不伴有典型的伪足、苔被、免疫环等体征。4例早期患者角膜病变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孤立圆点状病灶,角膜病灶切除联合药物治疗治愈。病变进展后病灶表现多样,最常见为散在多灶性浸润灶(10例,占35%)。最终23例(80%)患者需行手术治疗。结论:念珠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眼部手术史和局部激素使用史是感染前常见的情况,发病早期特征性表现为孤立圆点状病灶,病灶清除联合药物治疗预后好,晚期病灶表现多样,多数患者需要行角膜移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应用白念珠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比较山苍子油处理前后白念珠菌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分析山苍子油对白念珠菌整个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用山苍子油处理白念珠菌ATCC900028株90min,将处理后的菌株命名为白念珠菌ATCC90028-L,分别抽提细胞总RNA,经杂交、洗涤后,通过扫描分析白念珠菌ATCC90028株和ATCC90028-L株全基因组表达谱的差异。结果基因芯片共筛选出491个差异表达基因,与白念珠菌ATCC90028株比较,在ATCC90028-L株中有216个基因表达上调,有275个基因表达下调,差异表达的基因数量约占总基因数量的11%(491/4634),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包括白念珠菌麦角固醇生物合成通路中关键靶酶编码基因(ERGs)、应激反应相关基因、DNA复制与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跨膜分子转运相关基因、能量代谢酶类相关基因等。结论山苍子油可使白念珠菌基因组中约11%基因产生差异性表达,影响较为显著,我们推测山苍子油与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相似,均通过对白念珠菌麦角固醇生物合成通路中关键靶酶的影响而起作用,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其他差异表达基因也可能与山苍子油的抗真菌作用机制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9.
魏冰  刘锦燕  史册  项明洁 《检验医学》2014,29(9):978-981
白念珠菌是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由于抗真菌药物的长期滥用,其对唑类药物的耐药逐年增多,耐药现象已经成为药物治疗的难点。目前,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包括:ERG11基因突变或过度表达导致的靶位酶的改变、多药转运蛋白过度表达、细胞应激反应和生物膜的形成等。现就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作简单归纳。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BG)和抗白念珠菌芽管抗体(CAGTA)对侵袭性念珠菌病(IC)的诊断和治疗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IC患者26例、念珠菌定植者100例。动态监测患者血浆BG和血清抗CAGTA含量,分析2项指标单用和联合应用诊断IC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析其与抗真菌治疗疗效间的关系。结果单用BG和抗CAGTA诊断IC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5%、90.0%、61.5%、90.0%和57.7%、83.0%、46.9%、88.3%;BG和抗CAGTA联合检测诊断IC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达100.0%,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抗真菌治疗有效组随着抗真菌治疗时间的延长,BG和抗CAGTA含量逐渐下降;治疗无效组BG和抗CAGTA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结论联合监测BG和抗CAGTA不仅能提高IC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而且对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